對這個星期一的熱門話題,雖然最近很忙,也忍不住寫吓感受...抽吓水.
首先,星期一通常為最冇新聞的一天. 報紙一向都喜愛用一些民調或地區性調查去做星期一或長假期後的A1, 用些軟性的新聞去充場面. 但它們大都如陶傑光明頂話齋: "現在報紙只提供一些給讀者即時快感的閱讀, 等一眾讀者可拍抬大罵, 缺乏更深層次的探討".蘋果星期一的A1相信也是如此.
聽了整天商台的節目, 了解多了這位碩士生, 其問題大致是缺乏Interview skill and knowledge, 不懂自省, 把自己的所有問題社會化. JFK的名言" Ask not what the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在我腦內浮現了. 當然事主低下階層的家庭環境也幫不了手. 其實主人翁並不是想像中的差, 今天的經歴相信可把他醒吾過來. 但想想有高學歴的也可以這樣, 實在今人對香港教育担心, 尢其老董羅范年代開始的學位八萬五, 高等學位QE2. 近幾年的中小學殺校新聞令我狠批七年後將會聽到大學殺校! 十年後大學生申請麥記一定再也不會被視為玩嘢!!
香港古怪的地度文化和條件一定不需如事主所言的要對他失業負上全面的責任. 但究竟社會要負上幾多責任呢?記得當年在Silicon Valley工作, 在科技公司工作的人大都古靈精怪, 不懂與人溝通的大有人在. 但那裹的社會給于機會給這些人發揮. 反之在香港, 只奉有如曾任權的港式Sales,世界仔為成功人版. 對公司能帶來即時利潤的人為俊傑, 但對公司有更長遠利益的建議也不會有太多人理會, 因為兩年內就算你自己不離開現在的公司,你老細也會被炒或已跳糟. 香港的sales大多仍停留在口腔期: 吹水,食飯,飲酒,打牌, 去澳門... Don't get me wrong! 公司需要sales. Sales們也受盡壓力, 只不過香港不需要人人都 perform Sales talk!
我不是清高, 我也隨波逐流地投資地產和買香港零售股...
特首最近公開所說的"香港經濟復甦勢頭強勁", 實在是精神自瀆的典範. 是誰製造出今天强勁的零售業? 說穿了的只是中國保持不對旅港遊客所購之物打稅, 令香港成為了大陸人眼中的購物天堂, 利用自由行的配額, 中方基本上可控制香港經濟. 從老董年代開始, 香港其實一路致今也是向中方伸手乞的...記得最近有一電台節目主持人問一零售商, 如果明天中國對遊港國民 的購物打稅, 對香港的經濟打擊多大? 怱然口水多過茶的暴發零售商啞口無言數十秒...
說回今次中大生事件唯一的loser可能是中大, 沈祖堯快D做番D P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