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The reasons I say 'No' to 宋鴻兵


因此書當年長期處於銷量榜上, 吸引了我買了一本宋鴻兵著的"貨幣戰爭"第一集, 但看完了之後一路也沒有再拜讀宋的"貨幣戰爭"系列了, 原因如下:

首先在第一集內, 作者利用 Rothschild 家族去把幾百年的金融事件串連成野史式的著作, 可惜作者沒有在重要的推論位拿出資料支持其假設, 令推論留於自以為事及陰謀論, 也令了解歷史的讀者有啼笑皆非之感。第一集的"貨幣戰爭"與金鏞先生的鹿鼎記同出一辙, Rothschild 如韋小寶一般在宋的創作文筆下穿梭於西方金融歷史, 所以此書應當創作小說來看會較為適合, 如果認真對待書內每一事件, 便有如以金鏞小說或臺周刋來作科學性考古一樣騎呢。不過此書有話題性, 標題出位, 作為偽知識類的消遣書絕對沒有問題。
書中提出了很多陰謀論, 可惜大都無証據支持, 大都似是而非, 我曾到網上查探某些推論, 也找不到相類的資料, 所以我對文章中把真正史實串連起來的"小故事"保持懷疑態度, 事實上此書只在中國人的地方熱賣, 在外國也不見其芳蹤, 或許只偶意聽到些笑聲吧。
國內有多位網民及記者曾指第一集大部份內容摹仿甚致一字一句地抄自以下書本
1) The Unseen Head(Publius Press出版社,1985年1月,作者A. Ralph Epperson)
2) Conspiracy Encyclopedia:The Encyclopedia of Conspiracy Theories(Thom Burnett编,Chamberlain Bros出版社,2005年10月)


我沒有以上兩書, 所以不能評論及查証。


我再看看宋君的教育背景, 是 I.T 及教育, 同經濟談不上不吻合, 當然,不能一定要有經濟教育背景才能寫書。他的 Master degree 來自 Washington DC 的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雖然不太算是野雞大學, 但在金融史研究上也名不經傳。


自己在從北美回流後, 想多了解國內中國人的獨特邏輯思想方法, 在朋友介紹下去了"烏有之鄉"網站瀏覽, 明白了當極左的共產思想與極右的民族主義思想竟然可以混合使用, 由於兩者背後理念完全相對, 在同一個腦內互用, 自然出事, 也產生了中國式的"邏輯思維", 但此法其實由相對的基礎組成, 互用下絕不能走出有系統性的最後結果, 最後只輪為思想者的自我決定, 沒有規律可言, 這正吻合我觀察到的現在情況:上至國家領導對利比亞事件上投反對票的為人民論, 下至維園亞伯在沒法自圓其說的"抹黑扣帽子冠名對方不愛國"的行為。


話得遠了, 我是想說出此書只在中國人地方熱賣的原因, 因其內容道出顧客要看的東西 - 西方社會充滿陰謀, 西方主導金融世界偷扼拐騙, 現在自食其果。再配合中國式邏輯思想方法去論証, 在讀者"差不多"的態度下, 成為熱賣品。再者, 北大教授孔慶東及宋鴻兵也被"烏有之鄉"網站視為英雄人物, 在物以類聚的可能性之下, 我對其著作更多了一份介心, 暫時敬而遠之。

註: 國內的書有部份都非常偏激及暗謀論, 也敵視西方文化, 選擇讀物要小心, 唔係讀壞腦自己唔知就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