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3, 2010

影評: 華爾街金融大鱷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Wall Street (華爾街) 1987

1987年 Wall Street 華爾街中米高德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出色演繹無恥的 Greenmailer 哥頓 (Gordon Gekko) 令他摘下了1988年的金球獎及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登上事業高峯. 令此片更添傳奇色彩是上映時剛碰上了當年的87股災! 多了大量免費宣傳機會. 哥頓的口頭禪 "Greed is Good !" 及 "If you want a friend, go get a dog!" 也講到街知巷聞. 上集基本上描寫男領階層的 Stock broker Bud Fox (Charlie Sheen 飾演) 如何用盡心思希望被哥頓看上而可以爬上上流社會, 成為Yuppies. 哥頓利用當時很流行的Leverage BuyOut (LBO), 用垃圾債卷借來的金錢去把有財困的公司買起後拆骨賣錢. 最後哥頓因內幕交易入獄...

[警告: 前面文字可能洩露劇情]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華爾街金融大鱷) 2010




此片是1987年 Wall Street 華爾街的續集. 也由奥利華史東 Oliver Stone 做 Director. 故事由哥頓2001年出獄開始. 當哥頓在獄中時其子因吸毒去世, 女兒 (Carey Mulligan 飾演) 覺得哥頓應負上全部責任而不再理睬他. 哥頓女兒的男友為華爾街年青有為加正直(?)的 Investment banker, 由變型金鋼男主角沙拉保夫主演. 沙拉保夫主力投資清潔能源. 因為其師父被由Josh Brolin 飾演的奸角迫死, 師父公司也落入 Josh 手內. 沙拉保夫背着哥頓女兒與哥頓聯絡, 一方面希望哥頓及其女友和好如初, 另一方面希望哥頓可幫助其復仇大計.

過程中哥頓騙去其女兒共同擁有藏在瑞士銀行的一億美金, 跑到英國東山再起. 最後哥頓在見到女兒腹中塊肉的超聲波後決定把一億美金 (他已經賺了十一億!) 送去沙拉保夫堅持一路投資, 有財困的清潔能源研究所. 大團圓結局.

本片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藍本, 在戲中不難找到高盛和雷曼的影子, 一所大量投資有毒債卷 (subprime debt) 的投行倒閉; 一個一面賣毒債比客人但又同時背後用短倉獲巨利的投資大鱷; 大行出事時求救於政府所引起的道德危險 (Ethical Hazard); 沙拉保夫母親借上借去買第三四套房, 最後一無所有等等. 對我們來說也不太新鮮.

有趣的是奥利華史東由沙拉保夫帶出同中國人做生意要關係要送禮. 雖然那些扮演中國投資者的中國人演技浮誇, 但鬼佬沒有把我們定型為黑社會及賣雜碎的也就算數吧! 戲中也有CNBC的主播 (例如 被稱為 Money Honey 的 Maria Bartiromo 及 Mad Money 的 Jim Cramer) 粉墨登場, 但老實說他們在很多戲甚致TV也做過同類大茄, 所以冇勿驚喜. 唯一的可算是哥頓重遇 Bud Fox 的一幕, 不過可能 Charlie Sheen 打了太多 Botox, 面容極其生硬, 簡直和無記某大Show亞姐有得 fight!

哥頓今次淪為大配角, 須然每次出場也壓到場, 但表現機會不多. 反而由一向冇演技的沙拉保夫和冇姿色的哥頓女兒担大旗, 演出僅為合格. 哥頓和其女兒, 特別是後者, 的心理起伏也處理得很差. 有時難免出現了令人難以信服情節, 不過這可能是編劇或導演的問題. 總括而言, 此片比上次 Wall Street 失色. 也有一些劇情上的瑕疵. 例如辦左傾網站的哥頓女兒跟本不想要那一億, 哥頓何須花心思及破壞剛修好的父女關係去"智取"那些金錢呢? 就算巳懷了孕, 女兒也因那些不想要的金錢跟情深的沙拉保夫分手? 女兒視華爾街為萬惡之源, 但又偏偏選擇一個 i-banker 作為男友? 情節上有很多的不明白. 最後更有草草收場之感.

哥頓出場不多, 金句只記得 "'Greed is Good' and now it seems lega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