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QE2 益了誰?

看了幾遍文章及聽到Uncle Six講過QE2, 大致上同意他們對QE2的"新"看法.

兩三個月之前, 美國初傳出QE2計劃, 歐美以外的新經濟地區資產價紛紛上揚, 準備當熱錢湧來時大賺特賺一番. 但當十一月中QE2正式推出之時, 亞洲大部份資產價己經升上了九重天, 一眾財演及大小投資者也磨拳擦掌地等待"儍錢"湧來, 有節目主持人更話要開香檳慶祝云云...香港政府也在QE2正式實行後"立即"推出打擊樓市炒賣手段, 令樓市冷卻下來. 各亞洲國家包括中國也急於加息去阻擋熱錢的流入.
 

Monday, December 27, 2010

讀書報告: 地產霸權 潘慧嫻著 Land and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 by Alice Poon


Friday, December 24, 2010

對文匯報十二月廿四日社評之意見



今天不是談Amina入獄是否正確及刑期足不足夠,而是評論文匯報對此事件之社評(見上)。社評指出法官也是人、會出錯 ,需要聆聽社會的意見及接受輿論的監督。

對商業電台相關綱站骷髏會删掉及暫停blog友accounts的個人看法

看過關於 Lawson, 老子, Spa Heart 的blogs (因估中焦點擊股)被商業電台相關綱站骷髏會删掉及暫停與及一些回應, 有些個人想法.

從一個合理的第三者(a reasonable person)角度,除非有巳付款者作出投訴,否則删blog不甚成理,也不尊重blog友的言論自由權利. 這也是Lawson兄所投訴的吧! 除非骷髏會能有証據地指出"估中"擊股的blog友, 是在買了report後故意洩密,做成了實質的商業損失吧! 現在極其量也只可說是blog友的資訊有可能影響到收款者(骷髏會)的商業利益,而收款者在要保障自己利益下先發制人, 阻止blog友行使其言論自由.

如果Lawson兄估中昨天的六合彩頭獎, 令多人中獎,唔通中獎者同彩票公司告佢乎?

雖然骷髏會、881903.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老實說這些blog友也是熱情投入的fans, 由他們的熱烈討論所引起的軟性廣告力量, 可能比賣花者自讚更勝一籌!

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的商業機構, 同時也是大眾傳媒及網上的開放平台(如有誤會,敬請更正本人), 删文停blog而又不向受影響者解釋一下原因是會令被删blog友不快, 甚致使大眾對此平台的公平開放性及其動機有疑慮.

我覺得骷髏會有改善空間.

Thursday, December 16, 2010

八字論股: 推測股市方法篇之二



上篇指出了以大股東運程去推測個別股票之去向之優劣. 今次介紹另一以八字命理技術去選股票之方法.

恒生指數與香港經濟素來息息相關, 雖然有評論批評恒指在近年染紅後已不能準確反映香港的實際情況. 但君不見出入名店消費羣的變化, 最近的一手樓宇國內買家已佔近三成, 間接由國內到香港的投資移民申請正以每年20%地上升. 我覺得恒指也某程度地去反應了這些量化. [執筆時剛聽到港交所正考慮與內地股市開市時間看齊 11Aug2010] 回望過去的恒指,特別是在大起大跌之年如2003, 2007 及 2008 年, 也粗略地勾畫出當年經濟之興衰.

My Aquarium @ 14 Dec 2010



A major clean up has been performed recently.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Bruce Lee Spotted! 李小龍再現!

Who said Bruce Lee is dead? The legend is still living in Hong Kong.  I saw him again shopping at APM today! 

My Aquarium @ 8 Sep 2010

Look like my aquarium needs some maintenance...

Tuesday, November 23, 2010

未來六個月投資邊類股或商品?


又話QE2開始後美元會眨值, 商品上升, 股市上升; 但現在美元在QE2生效後更强? 金、商品、股市齊跌... 美國自制通漲救市好像不太成功, 如果伯南克尚在位,相信明年中便會聽到QE3...

以前只有國內股要看政策市, 原來現在港股也要看政策; 香港樓市, 銀行、地產股、美聯等短期都冇運行... 銀行、地產股佔恒指成份甚重, 看來恒指農曆新年前、2011第一季也沒有運行...

三頭小貓給我的忠告




七年前家人從鯉魚門檢了兩隻唐猫仔,相信是兄弟,當初的名字為 Van Damme 同 Stallone, 一年後帶牠們到跑馬地獸醫做絕肓手術時,因為護士妹妹唔識串牠們的名字,我便"事但"給了牠們新名字: 黑貓 and 白貓,英文名為 Hak Mao 同 Pak Mao。其實牠們毛色同為雜色,只不過一隻深色一點吧!



黑貓喜歡大叫大嚷,特別是早晚兩餐期時份總是帶頭來到人面前,帶引人行到牠們貓糧的收藏處。白貓很細膽也體弱,總是走在黑貓後面,與任何不熟悉的人和物保持距離,有事也第一隻走先。白貓吃不完的貓餅,黑貓總是把它全收!



Saturday, November 20, 2010

Michael Lau - Crazy X’Mas exhibition @ Time Square Hong Kong


Michael Lau - 藝術家和玩具製造者 - 於香港時代廣場的展覽...




Thursday, November 11, 2010

商業機構要賺錢去出糧

商台及其附屬公司作為一個商業營運的傳媒機構,要賺錢去出糧,也只需要對其股東負責,所以就算股票報告賣十萬元一份也可以。 香港証監會對業內持牌人有嚴格的監管,但對在傳媒上發放股票消息的非持牌人士,如火兄、肥孫、六叔、青姐等有某些豁免,讀者要知道此分別。基於無犯法便可行的骷髏會信念,只要報告及售賣者沒有保証買報告內之股票必定賺錢,骷髏會之網上商業行為實在無可口非。報告的成功率、回報率最多也只是推介者個人或其所屬機構的榮辱吧。對於將推介者或其機構之有關人仕先買入行將推介之股票此行為,等同於莊家做市之言論,我沒有資格去評論。骷髏會是否濫用了傳媒言論自由的方便或証監會的灰色地帶,我也不予致評。

用五舊水去買Number的人無論賺蝕, 其實也要自己完全負上責任, 我以為每一個成年人也要負上自己的責任? 老實說沒有這種成熟看法的人很難在股海中生存! 另一方面,在股價大升後仍決定一博入市的人,也要清楚知道你同報告出前已經入貨的人所處風險的大不同,不過看停牌後及今天的市場反應,不難怪對市場是否 Efficient, Inefficient or Semi-efficient,仍有不停的爭論。

假設現在因推介及大量市場參與後現股價(spot stock price)已反映出其現在真正內含值(Intrinsic value) 或拉近了兩者的距離,所有因資訊"不流通"而沒有被反映的價值巳盡出,正常情況下股票要再大升,便要等未來季度業績保持强勁增長才可,也是真正所謂價值投資之驗証。

現在先恭喜報告公開前巳入貨或公開後在"低位"入貨的新舊股東,又或者己經走了幾轉的投機者。過幾天便是財報大日子, 祝好運!

Tuesday, November 9, 2010

抽水機開動!

自上週恆隆抽水一百億後又到信和....
[作者註:本文章並非投資建議;作者不負責任何由此文章所引起之一切損失及責任.]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信和置業(00083.HK)計劃配股集資逾五十一億元,股價一度跌逾7%,低見16.84元。 證券商大和表示,考慮到政府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提供數個優質地皮,信置很可能為此擴大資金儲備。維持信置目標價20.06元,評級跑贏大市。 星展維持買入評級。報告指,雖然藍籌發展商連續配股的行動,將在近期打擊地產股的氣氛,但仍然看好地產股,因為宏觀環境有利房地產價格上漲。"
唔知幾時到新地!? 記得上兩次新地都在股市的高位完美抽水, 之後大市便摸頂下跌, 今次家變後會否一樣? 拭目以待

Friday, October 29, 2010

快評 I.T (0999.HK) 2010-2011 中期業績



早陣子透露了在下擁有 I.T 的股票,有些網友問我可否現時買入,更加有人說我是否白痴!! 現時才推介 I.T!  其實本人很少"推介"股票,大多都是分析下自己有的股票,做吓功課,大家交換吓意見吧。其實自從 I.T 於本年七、八月轉勢時買入,因己大幅獲利,所以不急於賣出,想看看昨天(10月28日)的2010-2011中期業績後才作打算。

下面是我做的一個 Earning summary,very rough, sorry!




本來打算如果 revenue below 1,500 mil 便賣出獲利,但I.T玩嘢地交出1499 mil 的業績,更重新派中期息,I.T 的整體業績着實不錯。以下是一些上半年業績亮點:
  1. Total turnover 上升 20.8%, 雖然比 Esprit 同季的亞太區 turnover 28% 少,不過market 及 corp structure 有不同,可以叫有交代了。
  2. Profit Margin 升回 2005-2006 的高水位  62.5%。
  3. EPS 上升 138.5% 及重派中期息 4.2 HK cents。
  4. 高 profit margin 的 in-house brand 在 total retail sales 佔有率上升至新高 49.8%  
  5. HK and mainland sales 同升 21.3%。
一些個人的正面看法:
  1. 總體租金比一年前上升了17%,高但仍可接受水平。
  2. 九月後中港分別加了 30,000 呎 Sales area,將可推高2010-2011整體業績。
  3. 集團在下半年將保持 agressive ad campaign and promotion plans。
2010-2011 (End 28 Feb 2011) 全年推測
因在正常經濟情形下,I.T的下半年業績影響大局,冬天衫在價錢及毛利也較夏天的高,又多節日,零售業的黃金季度都集中於下半年,從 2005-2007 年之業績可見一斑。所以我全年EPS可達 27-36  cents。代入今天的股價 $6.42。前望四月的 PE 由現在的 28.23 下降致 17.8 - 23.4,前望六至十二個月的 PE 將下跌致 low 10。

平、貴、持有、買入、賣出便自行決定吧! 希望幫到大家!

[作者註:本文章並非投資建議;作者不負責任何由此文章所引起之一切損失及責任.]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在香港見到最"串"的車



在股票市場賺了大錢如何花費呢? 玩車是其中一種燒錢的玩意.

國際大都會的香港, 到處都是名車, 限量版, 特別版不計其數, 如何能提高收視率? 大尾Spoiler? 鮮豔奪目的車身顏色? 以下是一些例子:


各位觀眾,以下就是我認為是"超串的車",但首先上面D相是在此網友的 Hong Kong Car Spotting 上轉載過來的。




橙色邊的 Bentley 加橙色內籠,一架三百幾萬的富豪車攪到禁 loud!  Bad Taste or fun play 真係要問問各位?

原本的車牌其實後來巳由"AA 699" 改了為 "HS",可從第二張相見到少少H字。

可能有人話唔夠串,冇錯,其實故事未完。

昨天路過灣仔福臨門,見到故事的下半部份,一部一樣禁 LOUD 的黃邊珍珠白色的Rolls Royce!!  車牌為 "SH"。Ring any bell??

這兩部車常出現於中半山,灣仔及銅鑼灣。拿八百幾萬 (Bently + Rolls Royce) 黎玩 color! 兩個牌加起都可能成百粒。用成千萬去玩有型。令人拜服。我視之為"串"。
點解估此兩"超串的車"是同一Owner? 因為他們就在我住條街出入 :|

這樣玩車"串"嗎? 多謝收看 ;)

八字論股 之 再談秋官效應


發現了網上一個談秋官效應的blog , 表列記錄每次效應的成效, 幾用心寫, 值得一看.

其實任何"效應"有超過 66.6%的成效, 本人都會認為有指導性,不過在劇之後不久發生的跌市都入佢數,就有少少硬來,不過也不失為一個有趣的topic。

看回列表, 在亞視上播秋官的劇的只曾發生過一次,為2000年之世紀之戰, 秋官扮演丁野,需然比强台少人看,但11點也是亞視當年收視之冠,對恆指做成的破壞力也不少。

秋官效應其實通常都是大跌後大升, 效應的成效其實好像是看半杯水...也可以視為賺快錢機會 (假設效應真有其事!)。

現在恆指呆在本年高位,相信要到十月尾至十一月頭美國選舉前才有較大的(利美)政治舉動,AIA IPO 鎖死的資金又可在月尾流動,流資非常充餘。不過秋官套戲當時應該重做緊, 有任何市場波動都係入佢數!

從玄學角度看此新劇, 對比2000年及1976年秋官的大運流年如下:

1976年  行大財之大運, 加上名氣流年, 兩者皆有助力, 氣勢至強!
2000年  行暗地權力提升大運, 加上權力提升流年, 氣勢中上!
2010年  行暗地權力提升加小財大運, 加上權力提升流年, 氣勢中平至中上!

權力提升運對劇之收視幫助比名氣運弱...

假如我所"廢up"的八字理論所推測的是對的,即是秋官的人氣度與大市是反向相關的(negative correlated)。今次在弱台播的書劍對大市影響真的將會有限。

但網上searching 時發現了秋官原來拍緊大台無記的"心戰"(暫名),"心"屬呀各位老友!  唔知幾時出街呢?

 
[作者註:本文章並非投資建議;作者不負責任何由此文章所引起之一切損失及責任.]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久違了的千年女王



30年前玉照 風靡萬千少男 露腰相簡直挑戰當時尺道Joking only!


留意支咪...有線




加送雨中Sha La La, 留意MV中男生當年的"長袖冷衫掛上身"的穿法, 是當年最潮的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切開冬天的蘋果



蘋果再次保守地預其 2011 Q1 (Oct - Dec 2010) 季度 EPS 為 US$4.80,營業額為US$230億。其他分析師平均預期Q1 EPS 可達 US$5.03, 營業額為US$240億。相信在昨天財報後分析師會相繼調高他們先前對 Q1 的推測。

"...如大市市況無特發事件,我相信蘋果會在10月 Q4 宣報前順利升穿 US$300 大關..." 三百大關於10月13日發生了。


蘋果危機

蘋果現在有著令人妒忌的市場領導地位,蘋果的市場推廣,行銷手法,產物設計等等一切也輕易成為商學院的經典 case studies。Steve Jobs 的獨裁暴君式統治再次成功。

但蘋果也絕非百毒不侵,其中較令股東們担心的為其產品毛利率 (profit margin) 不斷下降! Q4的毛利率 從Q3的39.1%下降至36.9%。2009 Q4時毛利率仍為令其競爭對手臣服的41.8%。

蘋果一向掌控產品供應鏈之大權及價格,因供應商加價而令毛利率不斷下降的機會不大,一假設為 iPhone 4 推出後其早代型號減價影響毛利率;另一傳聞為 iPad 毛利率其實只得30%,所以 iPad 之推出也同時稀釋了一向的高總毛利率數字。我個人傾向相信後者。

身為 COO 的 Tim Crow 一定會感到股東和暴君要求保護毛利率的壓力。其一方法是依賴高毛利率的新產品。Steve Jobs 於 Q4 財報時也賣藥式地說:

"...The new products we are planning to release this year are very strong, starting this week with a major new product that we’re really excited about..."

"...We still have a few surprises left for the remainder of this calendar year..."

10月20日的 Apple Event 相信不會有革命性的新產品發報,一般相信此 Event 為宣報 MacBook Air 的增强版,及新加入 iOS touch 功能的新 OS X planning。
蘋果危機當然也包括 Steve Jobs 的健康及 Tim Crow 跳槽的流言,一定會為蘋果股價帶來波動。


五十七億的大膽禁果

APPLE 手頭上水源之充足,管運現金流 (cashflow from operation) 由Q3的四十億美元上升至Q4的五十七億,APPLE 將如何運用這些金錢令人充滿婽想。夠竟會否以特別股息派比股東? 又或用來買"東西"?

一個保護毛利率的方法是買下自己的供應商,但例如 Broadcom (BRCM) 的市值巳高達185億美元, 市值比較"細"的 Cirrus Logic (CRUS) 11億美元 和 SanDisk (SNDK) 89億美元也不妨留意一下! 特別是 SanDisk 的 flash memory 將會在新的 MacBook Air 中使用,加上 Steve Jobs 曾說相信 flash memory 將取代硬盤驅動器,容量日漸長大的 Flash memory 也在未來的 iPod, iPhone 及 iPad 上大有作為,所以 APPLE 看中 SanDisk 也不出奇,加上 SNDK 的 PE 只有9以下不算昂貴!


手機策略

有評論說 iPhone 在市場上只有 3GS 及 4 兩主要型號,但現在行 Google Android 的手機大約有90種之多。我於前文曾指出步步進迫的 Android 作業系統的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有可能削弱蘋果明年的表現。蘋果會否從蹈個人電腦年代的複轍,因過份控制及推出曲高和寡的昂貴產品,令蘋果電腦差點於90年代時從市場上被淘汰? 機會看來不大吧!?

Steve Jobs 反指 Android OEM products 有不同品牌的版本 及 平民版,令軟件作者無法把軟件 (app) 不雖任何改動便可在所有Android 的手機上順利運行云云。


我現時的投資策略

我也把上月預測 2011年 Q1 收入及每股盈利分別上調至 US$23 - 24 billion 及 US$5.1 - $5.5。每股盈利(TTY 12-month)在 2010年12月 將為 $14.39,用現時 PE 22 計算 2010年12月 蘋果估值為 US$330 - $350。用現在Model的中位數作 2011年全年推測,蘋果可望於 2011 Q4 前後升穿 US$450大關 (更有分析師作出 US$500-$700的估值!)。2010 Q4 財報後 AAPL 下調約2-3%至 US$309左右,一年目標價與現價尚有45%上升空間!

手上的AAPL將會持貨到 2011年上半年,相信1月時AAPL可達US$350,如果年中時環球經濟持平,而蘋果沒有提出任何新的革命性的產品和服務,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可能於 2012年後不再,我將會分段沽出手上的 AAPL。SNDK 也會隨 AAPL 而沽出...



[本文並非投資建議, 作者對一切因本文引致之損失一既不負責]
[執筆時作者持有AAPL 及 SNDK股票]

八字論股 之 秋官效應 ( Adam Cheng Effect )


秋官劇集一出, 股市現在又腳軟, 噤邪!? 雖然二千年才回流香江,對秋官效應也有所聞,秋官扮演一夫多妻的大俠楚留香是本人偶像之一,於是我便上網找吓秋官的出生日看過究竟! 希望對秋官還個公道!


網上共識秋官生於1947年2月24日卯時,八字大運如下:


秋官為甲木人生月寅月, 身型入型入格高如杉木。秋官表面愛面子認叻好勝但有禮, 內在更加上有時大駛及有時市儈的矛盾性格。八字中傷官星極旺,令此八字的人表演慾極強! 八字也為名氣生財之格局。八字欠金, 所以藝名加金(秋)作平衡,老實說其藝名應改為鄭大秋。此八字喜金土,為甲木人之名氣運, 住大旺地的跑馬地十分明智!

一生行60年好運由7-66止。現在63嵗...重有3年貨。27-46嵗行20年的桃花財運,只在32-36慢了下來,當時愛情事業一定甚得意! 42-46嵗發大財!

八字地支中暗會明合重重,家庭倫理關係複雜。2012`冲夫妻官,吵架少不免。秋官比較好運的是命格自坐財星,一生得異性資助幫忙。女fans、老婆全都是得力助手,簡直係財色兼收!
只要是做大情聖的角色,被無數異牲包圍的戲路 (楚留香),一定收視率高! 夫妻官同為財庫,錢財全都交老婆打理! 對秋官有時大駛有時市儈的矛盾性格絕對是好事!


點解秋官有劇時股市愛下滑?

玄學解釋很簡單:
因為秋官八字愛土金, 股市忌(看我的舊作吧)! 為秋官的名氣運,劇出街便是名氣提升之時! 也多是大之時! 本月巧合地為丙戌月,丙為鋼陽烈,戌為欠水之沙漠土,全年八字最之時也。



後記 (資科來自Wiki)
出道多年,秋官於 1976年 29嵗 即桃花財運剛開始 (27-46嵗) 便當主角拍了書劍、楚留香等之上位之作,奠定無線電視古裝片一線小生的地位。1982 年 35嵗 更紅到過台灣大破收視紀錄,38嵗及42嵗分別與沈殿霞及官晶華結婚。兩人名字也屬火土, 但以官的名字最多火,所以最終吸秋成功!? 42 - 46 嵗發大財年份,秋官拍了大時代及國內一系列的乾隆、楚留香劇集,相信賺了不少人仔。

日誌
2010月10月26日 (出街後第一個交易日)
港股今早隨外圍高開99.72點,但收市跌26.67點至23,601,恆生指數停止近日升勢.
中國鐵建〔01186.HK〕受沙特輕軌項目錄得重大虧損打擊,半日挫13.17%至9.69港元〔最低見9.56港元〕。比亞迪(1211.HK) 早上公佈截至 9月底止第三季度業績,純利按年勁跌 99%,僅得 1130萬元,純利按年勁跌 99%,僅得 1130萬元,全日瀉 10.28% 。

2010月10月27日
港股在期指結算前反覆向下,大市早段曾升約一百點,但在開市一小時後走勢突然轉差,下午跌幅擴大至453點,低見23148點。恒生指數收市報23164點,跌436點,成交987億元。比亞迪(01211.HK)持續弱勢,再跌近百分之九,報46.5元。特步國際(01368.HK)主席減持逾一億股股份,股價跌百分之七。資源股較弱,中煤能源(01898.HK)上季業績增長動力減弱,股價跌逾百分之五。中資金融股亦受壓。

2010年10月28日港股在期指結算日高開一百二十五點,高見23,290點,之後反覆靠穩,收市報23,210點,升46點。成交比上日减少近兩成三, 只有760億元。
利信達跌一成一,謝瑞麟跌一成三。中煤能源(01898.HK)持續受壓,跌百分之二,是表現最差的藍籌。 今年新股四環醫藥(00460.HK)首日掛牌,股價升兩成半,報5.77元,升1.17元,是交投最活躍股份。另一隻新股環球乳業(01007.HK)跌穿招股價,報3.94元,跌0.45元,跌幅一成。




[其實本文有否還秋官一個公道呢 ;)]
[有趣閱讀: CLSA Adam Cheng Effect Report]

[本文並非投資建議, 作者對一切因本文引致之損失一既不負責]

Tuesday, October 19, 2010

冬天的蘋果


蘋果股價 歷史新高
蘋果公司 (Apple Inc., AAPL) 股價在10月13日時巳經穿破三百美元一股,在10月18日 Q4 (Jul - Sep 2010) 業績宣報前於 US$314 - 319 之間陪迥,收市價為 US$318。蘋果現時總市值高達 2,905 億美元,比兩主要對手市值,BlackBerry 的 Research In Motion (RIMM) 的 250億美元 及 Nokia (NOK) 的 410億美元加起來的總市值更大數倍。
[註: 第一位為 Exxon Mobile,其市值於10月18日為 3,374 億美元]

2010 Q4 蘋果業績
一向保守的蘋果官方 Q4 財務預報的收入及每股盈利分別為 US$18 billion 及 US$3.44。昨天美市收後的財報顯示蘋果再次打敗 99% 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Q4 收入及每股盈利分別為 US$20.34 billion 及 US$4.64。蘋果的第一個進身 US$20 billion 的財政季度,Q4淨利大升70%至 US$4.31 billion,難怪少有出現季度財報的 CEO Steve Jobs 也現身! iPhone 季度銷售高達 1,410 萬件,比最牛分析師 RBC 的 1,350 萬件更多! 第四季也顯示了强勁的國外增長,非美國銷售佔了 Q4 總銷售額的57%。

個別主要業績帶動項目於 Q4 銷售數量如下:



[本文並非投資建議, 作者對一切因本文引致之損失一既不負責]
[執筆時作者持有蘋果股票]


  • iPhone units: 14.1 million 91.4% up
  • iPod units: 9.05 million 11% down
  • Mac units: 3.89 million, 27.4% up
  • iPad units: 4.19 million, 28.4% up


iPhone iPhone 於 2010 業績年內賣了共四千萬部,中國是在Q4才開始正式發售的處女地,相信會為 來年的業績錦上添花,亞洲區強勁增長驚人,例如日本出現的 double year-to-year sales! 蘋果現在每天全球有 275,000 至 300,000 個 iPhone 啓動要求,即是每秒鐘有超過三部新機啓動!

早前被商界視為玩具的 iPhone 也開始被接納,跟據蘋果官方數字 Fortune 500 公司的 iPhone 採納量也由60%提升至80%。為蘋果提供一個重要的末來業績的穩定性原素,減少完全依賴消費者電子產品市場帶來的收入波動。對於 BlackBerry,Steve Jobs 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出: "We’ve now passed RIM. And I don’t see them catching up to u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對 iPhone 初出時的 "...we come late..." 心態截然不同。

傳聞 iPhone 的 profit margin 達驚人的60%! (其他毛機對手毛利大都只有30%左右) APPLE 表示 iPhone 仍然供不應求,總銷量也比2008年翻了一翻,隨着高毛利高增長的 iPhone 繼續風行,相信 APPLE 明年有可能挑戰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之寶座。


iPod iPod 意外地下跌了一成多,但仍佔全球流動音樂七成市佔率! 上文指出過 iPod 的增長期已過, 但仍可帶給 Apple 平穩及可觀的收入。下跌原因極可能是 Q4 碰上了推出全新的 iPod 系列 (touch, nano, etc) 的交接期,消費者可能為等待新型號而推遲購買決定。Q1的聖誕節新年一向是 APPLE 業績最強勁的一季,特別對"送禮佳品" iPod 需求強烈。蘋果最近也了加強了於美國國內非 APPLE 專門店的銷售渠道,例如  Target, Amazon, Walmart 及 Sam's club,相信對價錢較低的 iPod 系列有莫大幫助,相信有助於 2011年 延續其對蘋果總收入的貢獻。


Mac 因 iPhone 等產品的暢銷帶動下,連帶 Macbook 及 iMac 也保持熱賣。對於 iPad 會否繭食 Mac 的市場仍言之尚早,但 Mac 加上 iPad 已經令 APPLE 成為全美最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商,强佔25%之市場。不知道 1997 年時曾叫 APPLE 收檔的 Micheal Dell 現在有何感想呢?


iPad 期望愈大,失望愈大。iPad 在 Q4 銷售量破不了五百萬台的最牛推測,只賣了四百一十九萬台,但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比起 iPhone, iPad 更快被商界所擁抱,出臺數月已有64%的 Fortune 500 公司採用或打算採納中。iPad 也吸引了大量中小學校及出版社的興趣,蘋果 COO Tim Crow 巳經加大銷售員去針對這些市場。環看 APPLE Store 內常被佔用着的 iPad,加上其未來數目針對性的推廣及 iPad 供應轉趨正常化,我相信 iPad 絕不會令蘋果2011年 Q1 的業績失望。

冬天的蘋果依然爽口清甜...

[作者註:本文章並非投資建議;作者不負責任何由此文章所引起之一切損失及責任.]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Monday, October 18, 2010

谷歌 (GOOG) 怒升一成!





上星期五谷歌在美國市場怒升一成 (上升$60.52美元),原因是其Q3盈利達21.7億,季度增表32%,雖然在中國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業務未能成功,當投資者及分析員皆認為 Google 未必能維持盈利增長之時,谷歌集團銷售為54.8億美元,高於市場平均預測的52.6億美元,令人感到意外的Q3成績把谷歌股價重推上六百美元! 也推動美國 Nasdaq 之科技股於上星期五上揚。


Google核心搜尋業務強勢不變,九月份美國搜尋市場 market share 上升1.3% 致 65.4%; 對手 Yahoo 及 Microsoft 分別為 16.7% (上月17.4%) 及 11.2% (上月 11.1%)。網上用戶點擊廣告相關的繳費點擊成為新增長動力,連股價早已大漲的網上點擊廣告對手 APPLE 也被拉上 4.11%。也反映出商户加大了 Internet Marketing 的投資,有助於處領導地位的谷歌盈利能力。Android 手機軟件系統的歡迎程度計繼上升,在美國本年六月時已經取代BlackBerry,成為美國最受歡迎智能手機的OS系統。

但 Google 未來的增長可能不是來自 Internet 的!
谷歌已經進入了清潔能源市場,投資了風力發電事業 (The Atlantic Wind Connection "backbone" deep-water cable transmission project)。也有新聞上聽到的無人駕駛汽車,及無數的生化投資。尚年青的老板愛環保也有使命感,令人期待!

[本文並非投資建議, 作者對一切因本文引致之損失一既不負責]
[執筆時作者持有谷歌股票]

Saturday, October 16, 2010

施政報告之教育QE2


看了民心我心,同舟共濟,繁勞共享的 2010-11 年特首施政報告了,報告比前作多了大量關於民生的事項,特別在住屋樓房方面的着墨。慶幸心戰室今次特地為 Sir Tsang 找來一般港人也認為是邪惡軸心的大地產商來砌,向大地產商的惡行大吐口水,為民眾消消氣!讀後有如看了一部描述身穿全白緊身中山裝的中國功夫之皇,在一打一百的惡劣不公之情況下,怒毆姦淫擄掠的日本皇軍籮白頭的電影,只可惜精神上的快感在離開電影院的一煞那閃逝。

留意到耗竭庫房五份一的教育只偷偷地在報告不同的章節出現。例如在乙部民生優先下的清貧學生書簿津貼,在戊部社會安定(一個祖國的大課提)的多元升學途徑,與及在己部民主發展的國民教育。


清貧學生書簿津貼

與其津貼學生,不如問吓點解香港的教科書年年都要轉版,第一課下年移吓位變成第二課又或是明年改吓張圖便要全本轉版!?

為細小改動另出一本補充小冊子不可?
在網上補回新改動不成?
在加拿大高中課本是重用數年的。為什麽香港不能學習?
既然書本年年都要扔,為何出版社們堅持要用最明貴最厚身的靚粉紙,再加上硬皮七色去精印課本?

小學生們個個書包幾十磅,出版商書商搶錢之餘有否為小朋友們的脊柱健康着想過?

Knock! Knock! iPad 每三秒便賣一台了,是時候善用科技了。我同時強烈要求立法刑事化教科書年年無哩頭改版!


多元升學途徑

以下是原文:
 

"137.         與此同時,我們建議由二零一二至一三學年開始,把公帑資助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增加至每年一萬五千個。此外,我們在參考了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意見後,建議逐步把高年級收生學額增加一倍至每年四千個,為副學位畢業生提供更多升學銜接機會。建議的新增學額將涉及每年約十億元的額外開支。當以上建議全面落實後,適齡人口組別中將會有超過三成的青年有機會修讀自資或公帑資助學位課程。連同副學位學額,修讀本地專上課程的青少年約達六成半,相對於十年前約三成的比例,增幅超過一倍。"

容我直接點表達,副學士同居屋一樣,是政府創造出來給人民精神自瀆的四仔影碟:讀唔到大學呀? 去讀副學士囉!? 最後都有可能達大學畢業資格架!買唔到樓呀? 買居屋囉!? 都算叫做擁有物業,只不過賣時要保小小地價吧! 加多學士學位同八萬五起多D樓,又或者是美國的QE2狂印銀紙有何分別?

八萬五 --> 樓價瀉

QE2 --> 美元瀉


大加學士學位 --> (自己想想吧!)

我本人絕非反對學習,但學習除了入大學也有其他途徑,硬要制做施政成效數據 (...修讀本地專上課程的青少年約達六成半,相對於十年前約三成的比例,增幅超過一倍...) 是否善用公共資源? 本人也同情那些被無情的教育制度下擯出局的青少年,但硬將大學"大排擋"化地去收容他們,對整體教育質素的冲擊是禍定是福? 陰諜論的人更說把青年人幽禁於象牙塔內有助減低青少年失業率,看着長年局高不下的雙位數字,對此說法我是有點半信半疑的。

既然有醫學界人仕說適量自瀆對身體並無害處,也不會導致双目失明或掌心生毛。這些政府精神性的創造,要是能令市民產生短暫及即時的快感,甚至思想高潮,可樂而不為呢?


國民教育

看過夾在己部政制發展及基本法二十三條之間的國民教育,令我倒抽了一口寒氣...
了解中共統戰的方式的人,一定了解黨對教育的重視,思想意識形態的控制是中共的必殺技。中方見到港英時期帝國主義教育出來"逢中必反"的人仕絕不感覺驚奇。反而當看到97時仍是黄毛的現代80後,出現了更激進更反中的年青人,例如港大之雪山獅子妹及維園亞哥等,更令當權者摸不著頭顱... 我知道,愛國教育在港中小學推出之期不遠了。

以下是施政報告原文:

"158. ...我們會推動更多交流、考察,以及義工活動,讓香港市民,尤其年青一代,深入認識國情,加強對國民身分的認同,體會兩地同根同心、血脈相連..."

"159. ...學生於中、小學階段內,會獲資助參加至少一次內地交流計劃...資助準老師到內地參加專業研習班..."

報告第158項反映了統戰的層面將由本來的工商界資本主義富商、社會精英,擴展深化到香港年青一代。老實說愛國理所當然,加强交流也非壞事。第159項指出了要培肓有愛國思想的新老師 (唔知點解有D邪邪地的感覺?),但有國內經驗的也知道那些研習班是怎麼樣一會事,只希望準年青老師有心理準備吧!第160項在中、小學生學習基本法也無可口非,基本法為香港小憲法,只要也同時如實地介紹三次人大釋(基本)法的前因後果便好了。

我只是對第161項,預計可於二零一三至一四學年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甚為担心。孫公在施政報告後的電台訪問中說此科只是教育青少年愛國,不是愛黨。但當中國為單一政黨的國家,黨政法合一,而黨又有太上皇之權力,我担心青少年學得最多的是,將會是Sir Tsang 對和平獎看法的答案 - "不予置評 (No Comment)"。近代中國史有許多連資深政治推銷員也要迥避的事項,要理直氣壯地向青少年解釋,但又要不說謊同違反自己良心的說話,最終只能作出不予置評等迥避性的答案。 

記得聽過美國第一位登月太空人岩士唐 (Armstrong) 在離開登月太空倉時說出的名句: 我的一小步,人類一大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後來在電視上也曾看過在探月飛行時漫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訪港時於大球場對主持人問有什麼話要對香港新一代說的回應... 內容大約是 "我要多謝黨的栽培,對於自己日後將做什麼,能做什麼,能否再上太空等等,一切跟從黨的旨示云云"。難怪香港一眾了解國情的高官、權貴及一眾高等華人,也紛紛把孩子們送到外國的學府...

我即時關了電視,走了去(思想)排毒。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施政報告之置安心大手買入地產股



施政報告 2010-2011 巳出籠, 行政局內外的地產炒家也可安心了。冇大動作...

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個名好攪笑,租約期最長為五年,期間不會調整租金。政府用你們口袋內的錢去入市干擾青衣、鑽石山、沙田、大埔、屯門等地區的租務市場了。在這區收租的通常都是小業主門,你們能安心嗎? 2014快到了,早點作好準備吧。

政府已檢討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決定暫時將房地產於計劃下的投資資產類別中剔除,由十月十四日起生效。當此項目在電視出街時,恆生指數由原本的升百點立即急墜至負五十點! 原因是地產股領跌 3-6%不等,我即時低位掃入新地和長實,半日賺了5%。因為問題根本不是出於房地產是計劃許可的投資資產類別之一,問題是現在六百五十萬門檻太低呀! 死蠢!

我千幾萬買全家香港身份証後,唔通開長蓆全家訓街等七年呀? 咪又係要買樓住!就算自己租樓住,唔通持港幣等眨值!? 咪又學劉皇發個仔去炒吓樓囉!  (註: 執筆後門檻打算提升至一千萬港元,足夠否? 在美加投資移民是要開公司創造就業機會比本地人架! 唔係落黎炒吓野投機就得!)

加強一手私人住宅物業銷售的透明方向正確,立法去管同時身為地產發展商的物業管理公司也令人期待,打擊發水上限 10% 是好事 (但點解華懋昨天便知道???唔通用風水術數推測到? 定早己同政府有了共識?), 巨型窗台可能成為絕響! 但我信魔高一丈,所以對大地產商影響輕微。

打商界心口的關愛基金? 一次過捐款? 無 details, 無 timetable, 更加無 long term responsibility and committment. 政府如果因此成功"打擊"樓市泡沫令商界賺少了,會否影響這個基金的成立?

總知一年零八個月後Sir Tsang 就 Bye Bye 你條尾了! 話之你!

Sunday, October 10, 2010

日出康城居民為何投訴?


今日從新聞聽到日出康城百多名居民遊行要求政府撤回擴建將軍澳堆填區的計劃,並且立即關閉堆填區。有區議員要求當局廢除,而不是單單押後擴建堆填區的命令,但關閉後垃圾送去邊樹呀!?

原來日出康城居民認為是政府規劃失敗,又投訴家中經常聞到來自將軍澳堆填區的臭味。政府最近在同坐於堆填區西北方的太古維景灣畔設立儀器去探測臭味,得出結論為臭味並非來自將軍澳堆填區,維景灣畔一面為山,另一面為一大泥地,難道臭味是來自維景灣畔居民自己? 不過致少也科學証明了臭味存在!

其實將軍澳堆填區的臭味一向有人談論。也有相反意見說那些為海水味,也有說長期身處濃烈香水旁也會對香水味度的感應減弱,更有說將軍澳居民不想樓價下跌所以一向不會發出強烈的反拒,只在搬離將軍澳區後才發聲云云。其實有懷疑的人可以在吹東南風時,特別在剛下雨後,到將軍澳南亨受一吓,便知龍與鳳!

其實區內有臭味可關窗開冷氣減少出街,但沒有臭味的細菌更今人擔心。自古有云山明水秀,地靈人傑。現在住在 Junk Bay (將軍澳的舊英文名) 的孟母可能要打算打算。其實英國佬也非有水晶球見到今天將軍澳的臭氣熏天,只不過當年的政府用 Junk Bay 來作儲存政府物資吧! 我以為所有買屋的人也會到樓盤現場跑跑,所以有點奇怪日出康城居民為何於今次才作出投訴?

家住十萬八千里外深水灣風水巨宅的誠哥也曾特地走去日出康城現場大呼"空氣清新、心曠神怡"!身為發展商揸fit人,不知道買家能否以失實陳述 (Misrepresentation) 民事法去把買屋合約撤銷 (recission) 呢? 為民請命的議員大狀不防試試吧! 又幫到居民,又 make 到 Noise,重有錢落袋添!

居民計劃星期三到立法會外請願,呼籲立會議員支持廢除命令的議案,但我覺得遊行人仕不應去坑口或立法局游行, 而是應去統治香港經濟命脈和擁有二萬多個單位末起的深水灣!

作為香港一員,我為將軍澳居民的犧牲致敬。




Friday, October 8, 2010

找個高IQ的另一半


曾在網上閱過一些關於高IQ名人的文章,身邊也有甚多自認IQ高的聰明人,同朋友談起覺得是個有趣話題,在此分享一吓。

流行的IQ Tests 有多種,結果也不能互相直接比較。但它們大都以三維圖像、推理、邏輯思維等問題去推測一個人的IQ. 也有一些IQ Test 是文化中立的,即是中英文較好或差的也不會影會其結果。不同年紀及教育水平去做IQ Test也會有差異,教育是可提升小量IQ水平的。所以一個IQ140的小童是叻過一個IQ140的成人大學生。通常一般正常人的IQ在 80-100之間。港人的平均IQ值高達107,為全球最高!大致上人們也認同IQ要有110以上才容易成為醫生和律師。以下便是網上列出的一些名人IQ:

M. Ali                                     IQ 76  (拳王亞里)
Andy Warhol                          IQ 86  (最賺錢謺街家)
Anorld Schwarzenegger          IQ 135 (大隻佬明星)
Dolph Lundgren                      IQ 160 (大隻明星 蘇聯佬)

美國總统
Abraham Lincoln                    IQ 128
George Washington                IQ 118
JFK                                       IQ 119
Jimmy Cater                           IQ 140
Richard Nixon                        IQ 143
Bill Clinton                             IQ 137
George Bush                          IQ 125 (又話佢只得80 :)
Nicole Kidman                       IQ 132
Madonna                               IQ 140
Hillary Clinton                        IQ 140
Sharon Stone                         IQ 154
Stephen Hawkin                    IQ 160
Bill Gate                                 IQ 160
Paul Allen                              IQ 160 (Microsoft cofounder)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IQ 165  (神童作曲家)

IQ 180 以上大多是詩人作家,也有小數發明家...
Charles Dickens                     IQ 180
Sir Isaac Newton                   IQ 190

可見IQ100以下的名人通常不是用邏輯思維發圍的, 例如美術及體育, 但也不應小看他們!  女友人聽後說要找個IQ高的另一半云云。由於IQ100以上已經算是聰明,香港平均IQ為107, 基本上亂找也可以。

统計上擁有IQ 130以上是人口bell curve 的 2 Sigma 以上, 即是98th percentile.  以统計學論即香港有十四萬人擁有IQ130以上, 一半是女人, 餘下大約7萬位是男仕。香港男仕壽命平均為八十。再假設你 look for ±5 嵗為老公. 餘下大約只有八千多位合資格。 如果再要加上其他conditions例如靚仔、唔吸煙、有共同喜好、有家底等, 可能餘下得翻十個八個,其中八個已經有女伴,餘下的一、兩位為基民或不打算找伴侶。就算找到了,最重要他們IQ也最好不要高過180, 否則只會整天作詩或發明,在香港相信早巳餓死街頭。

IQ超高, 例如160以上的, 很大可能性格或行為古怪, 與社會脫脫地節。神童如 Mozart 和本土的神童輝當年也是被大人捉去到處做表演,相信童年不太快樂,後者更聽說做了肉食處理工人。其實只要看看自己上面的Boss便知道掌權及賺錢能力高的人的IQ表面上一點也不高,相反地可能有點蠢或頓。賺錢同IQ沒有必然的關係,很多的只是請了一些IQ高的幫手。

如王晶所說,每個人 (包括死蠢) 也覺得自己比其他人醒...



相關閱讀: 【私家隧道論、加價論和IQ經濟論


[本文並非提供溝仔溝女之建議, 作者對一切因本文引致之損失一既不負責]

Sunday, September 26, 2010

400億美元的大膽禁果


APPLE 在9月份已上升了差不多17%。全因十月的業績炒作及 iPad 相繼在各地開始銷售 (因為這是首個完整的 iPad Quarter,上Q中 iPad 才出了),Q4 業績之後相信會有入市位。

蘋果自從將'電腦'、'Computer' 從名字中移除後,現在的收入都集中於消費者電子產品 (Consumer Electronics),令蘋果翻身之作 iPod 後好命地再有 iPhone,和現在的 iPad,但下嗰 iXXX 將會是什麼?

雖然蘋果過去都能把產品的 Gross Margin 保持在令業界尊敬的 40% 左右。消費者電子產品趨勢快來快去,現在 APPLE 的業績增長能力實在藏有不穩定的種子。

打算買入蘋果的投資者也要留意 APPLE 一向都是保持不派息的。因此蘋果在破紀錄的Q3業績報告表內有達四百億美元的巨資。相信 Cash Level 有可能在Q4再大幅上升,因此不能排除蘋果有可能作出股本回購及特別股息派發,但本年二月 Steven Jobs 向路透社表示上述做法對蘋果股價沒有長遠的實質影響。Jobs 更表示巨資將於合適場合用於"實現大膽的東西" (...to make something big and bold a reality...) ,相信資金會用於策略性用途例如 M&A 之上。所以大家可以開始尋寶 ,估吓蘋果會買那些公司。



相關閱讀: 【秋天的蘋果


[本文並非投資建議, 作者對一切因本文引致之損失一既不負責]
[執筆時作者持有蘋果股票]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10

秋天的蘋果

蘋果股價歷史新高

 

蘋果公司 (Apple Inc., AAPL) 股價在執筆時(9月25日星期五)創了開市中歷史新高 $293.53美元。蘋果總市值高達2682億美元,其市值早已超越其他科技龍頭,例如 Microsoft、Cisco、 Oracle、 IBM等。正與中石油争全球第二大市值上市公司之名。
蘋果自從 2007年1月 推出 iPhone 以來,股價至今已漲近3倍。該產品銷售額目前佔公司總營收的30%,增長仍然强勁。蘋果今年推出之 iPad 平板電腦,銷售收入已超越問世已長達 9 年的隨身設備 iPod,也佔全球平板電腦94%市佔率。蘋果自從 2010年1月宣佈 iPad 以來股價已漲40%。蘋果公司 PE 現為22倍左右,比市場同業 average PE 19 為高.
分析師表示,蘋果公司在 Q4 時候推出了新的iPod系列產品,而且其 iPhone 4 和 iPad 產品繼續暢銷。iPad 在 Q3 (Mar-Jun) 初推出己熱賣2百萬台,快完的 Q4 (Jul-Sep) 相信可賣4-5百萬台,iPad 應該在 Q4 後可取代 iPods, 與 iPhone 及 Mac 成為 APPLE 新收入的三個火車頭。iPod的增長期而過, 但仍可帶給 Apple 平穩及可觀的收入。全新的 iPod 系列 (touch, nano, etc) 相信可於 2011年 延續其對蘋果總收入的貢獻。
預測蘋果 Q4 及 2010 年全年業績
蘋果官方 Q4 財務預報的收入及每股盈利分別為 US$18 billion 及 $3.44。但一眾分析員也作出了較高的預報,Q4 收入平均約為 US$18.3 billion,最高預測達 US$19.1 billion。預測 Q4 每股盈利也由 US$3.95 - 4.45 不等。  
如大市市況無特發事件,我相信蘋果會在10月 Q4 宣報前順利升穿 US$300 大關。Q1(Oct-Dec)通常是蘋果全年內最好的一季, 我預測 2011年 Q1 收入及每股盈利將達 US$20 - 21 billion 及 US$4.8 - $5.3。每股盈利(TTY 12-month)在 2010年12月 將為 $13.59,用現時 PE 22 計算 2010年12月 蘋果估值為 US$299 - 330。用現在Model的中位數作 2011年全年推測,蘋果可望於 2011 Q4 前後升穿 US$400大關。與現價尚有33%上升空間。
危機與商機
步步進迫的 Android 作業系統的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有可能削弱蘋果明年的表現。但蘋果也不斷在擴增行銷通路,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如中國,並提升對企業的銷售,特別是 iPad 受企業的歡迎程度比 iPhone 初推出時好得多。iPad 也獨覇了全球平板電腦市場。因為蘋果公司現在在整體手機及電腦市場的佔有率僅只一小部分,樂觀的可說上望空間頗大。
跟據陶冬指出富士康/鴻海生產每部 iPhone 只賺 US$8.5左右。就算來年工資大幅上升對平均售價為 US$650, $1250, $620 的 iPad, Mac 及 iPhone 來說影響輕微。 
傳聞中的 iPhone 5, 小 iPad 加鏡頭 及 Touch Screen iMac 也只是延長個別產品的生命周期, 蘋果於 2012 年或以後能否推出如 iPad 這樣極受消費者歡迎的全新產品或服務是股值能否保持增長的關鍵。當然 Steve Jobs 的健康也會為蘋果股價帶來波動。

 


[本文並非投資建議, 作者對一切因本文引致之損失一既不負責]
[執筆時作者持有蘋果股票]

Thursday, September 23, 2010

影評: 華爾街金融大鱷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Wall Street (華爾街) 1987

1987年 Wall Street 華爾街中米高德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出色演繹無恥的 Greenmailer 哥頓 (Gordon Gekko) 令他摘下了1988年的金球獎及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登上事業高峯. 令此片更添傳奇色彩是上映時剛碰上了當年的87股災! 多了大量免費宣傳機會. 哥頓的口頭禪 "Greed is Good !" 及 "If you want a friend, go get a dog!" 也講到街知巷聞. 上集基本上描寫男領階層的 Stock broker Bud Fox (Charlie Sheen 飾演) 如何用盡心思希望被哥頓看上而可以爬上上流社會, 成為Yuppies. 哥頓利用當時很流行的Leverage BuyOut (LBO), 用垃圾債卷借來的金錢去把有財困的公司買起後拆骨賣錢. 最後哥頓因內幕交易入獄...

[警告: 前面文字可能洩露劇情]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華爾街金融大鱷) 2010




此片是1987年 Wall Street 華爾街的續集. 也由奥利華史東 Oliver Stone 做 Director. 故事由哥頓2001年出獄開始. 當哥頓在獄中時其子因吸毒去世, 女兒 (Carey Mulligan 飾演) 覺得哥頓應負上全部責任而不再理睬他. 哥頓女兒的男友為華爾街年青有為加正直(?)的 Investment banker, 由變型金鋼男主角沙拉保夫主演. 沙拉保夫主力投資清潔能源. 因為其師父被由Josh Brolin 飾演的奸角迫死, 師父公司也落入 Josh 手內. 沙拉保夫背着哥頓女兒與哥頓聯絡, 一方面希望哥頓及其女友和好如初, 另一方面希望哥頓可幫助其復仇大計.

過程中哥頓騙去其女兒共同擁有藏在瑞士銀行的一億美金, 跑到英國東山再起. 最後哥頓在見到女兒腹中塊肉的超聲波後決定把一億美金 (他已經賺了十一億!) 送去沙拉保夫堅持一路投資, 有財困的清潔能源研究所. 大團圓結局.

本片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藍本, 在戲中不難找到高盛和雷曼的影子, 一所大量投資有毒債卷 (subprime debt) 的投行倒閉; 一個一面賣毒債比客人但又同時背後用短倉獲巨利的投資大鱷; 大行出事時求救於政府所引起的道德危險 (Ethical Hazard); 沙拉保夫母親借上借去買第三四套房, 最後一無所有等等. 對我們來說也不太新鮮.

有趣的是奥利華史東由沙拉保夫帶出同中國人做生意要關係要送禮. 雖然那些扮演中國投資者的中國人演技浮誇, 但鬼佬沒有把我們定型為黑社會及賣雜碎的也就算數吧! 戲中也有CNBC的主播 (例如 被稱為 Money Honey 的 Maria Bartiromo 及 Mad Money 的 Jim Cramer) 粉墨登場, 但老實說他們在很多戲甚致TV也做過同類大茄, 所以冇勿驚喜. 唯一的可算是哥頓重遇 Bud Fox 的一幕, 不過可能 Charlie Sheen 打了太多 Botox, 面容極其生硬, 簡直和無記某大Show亞姐有得 fight!

哥頓今次淪為大配角, 須然每次出場也壓到場, 但表現機會不多. 反而由一向冇演技的沙拉保夫和冇姿色的哥頓女兒担大旗, 演出僅為合格. 哥頓和其女兒, 特別是後者, 的心理起伏也處理得很差. 有時難免出現了令人難以信服情節, 不過這可能是編劇或導演的問題. 總括而言, 此片比上次 Wall Street 失色. 也有一些劇情上的瑕疵. 例如辦左傾網站的哥頓女兒跟本不想要那一億, 哥頓何須花心思及破壞剛修好的父女關係去"智取"那些金錢呢? 就算巳懷了孕, 女兒也因那些不想要的金錢跟情深的沙拉保夫分手? 女兒視華爾街為萬惡之源, 但又偏偏選擇一個 i-banker 作為男友? 情節上有很多的不明白. 最後更有草草收場之感.

哥頓出場不多, 金句只記得 "'Greed is Good' and now it seems legal!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向滙豐說再見!

Financial Times 九月頭傳出現任滙豐 CEO, 在 HSBC 做了35年的紀勤 (Michael Geoghogan) 拍臺話做唔到下任主席就立即退出 HSBC 云云. 話說此爭音樂椅遊戲始於9月7日 BBC 商業編輯 Robert Peston 在其 blog 爆出葛霖 (Stephen Green) 宣佈轉任英國政府的貿易次官. 老實說堂堂滙豐大班居然只能出任國務次官,不是內閣成員, 位居名不經傳的 John Vince Cable MP 之下,實在有如億萬二世祖願意做特首一樣, 有點令看官莫名其妙。
港英政府與滙豐在植民地時代跟本就是連體嬰! 政策考慮絕對傾斜. 當年滙豐大班如鄧男爵也世襲於行政及立法局任要職. 後來鄧之爵位竟比傳聞被85年4月動土的新中銀三角大厦剋死的尤德爵士更高! 請放心! 大家不用擔心現在禮賓府的風水了. 雖然老董有高人指點拒絕搬入, 其實有心人已種了大量揚柳樹及風水漁池去擋中銀的刀鋒煞了. 現在禮賓府風水雖然大不如前, 但也差不致死人的.  講開曾居於太古名厦雅賓利 Penthouse 的鄧蓮茹, 她一向下車的太子大厦旁有天全條街被劃上了雙黄線. 但不消數天, 下車位的一段雙黃線居然被靜靜地抹去, 也常有警員守候. 當年任何一間商業機構及市民連哼一聲也沒有。絕對同今時今日抹去鏞記門口的黃線時那麼多人指指點點不同.
滙控執行董事歐智華早前指出,若英國修訂中的監管條例,最終強行要求銀行將投行業務分拆,將可能導致滙控集團重新考慮總部選址。英國廣播公司( BBC)報道,滙控若搬離倫敦,最終可能落戶澳洲而非香港。What! Not HK? 英國佬一向深謀遠慮, 好似現在尚行英國那套的警務處便可知道 "Sorry Sir" 之後下一任警務處長係曾偉雄一樣 (註: 雄仔同當奴無關係, 不過同Sorry Sir 最唔同就係佢醒好多! Sorry Sir hea 吓 hea 吓等食大糧, 所以有官舍也如老董一樣廢Q事搬來搬去). 以往滙豐大班退休前已經知道邊位接班,現在就連葛霖2011年頭要走,都未知道誰是下一任。龎約翰買Household, 令HSBC失去 US$40 Billion. 後來水緊要供股時扭扭擰擰唔嫁又嫁扮冇事, 雖然很多人當時供了股賺了錢, 但對滙豐管理層的信任及能力已經生疑.  現在管理層爭 Chairman 爭到出面, 又紀勤, 又北美非執董 John Thornton. 唉!  好似早前醜到要上法庭分家的鏞記一樣, 話無影響食品質素, 但食客都係唔想沾到你們D負能量嗎! 
5號仔在香港的影響力就像其在恆指成份的佔有率一樣漸漸淡出. 青姐也不應再為紙獅子落淚. HSBC 話唔定遲吓要一齊請 CEO 同 Chairman 兩個 posts!

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私家隧道

東隧又話想申請加費40%,如果自己的投資回報每年可達此水平便發達了。回想起早前對西隧加價4.5 - 12.5%的大吵大鬧真是感到萬二分抱歉...

想去半島,見到紅隧又勁塞,都係用番私家隧道算了。不知日後東隧會否成為西隧後另一條由國家提供的私家隧道?



相關閱讀:
                     《
骷髏會評 - 紅隧加價三大好處

                           《
私家隧道論、加價論和IQ經濟論

私家隧道論、加價論和IQ經濟論


回應金子之私家隧道論

政府及私家醫院之分野同紅隧及東、西隧最不同的地方為前者出於政策設計;而後者出於政策失誤或疏怱。私家醫院出現的原意是在用家自願多付一點的情況下,提供另一級次的醫療服務,減少公共醫院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工作量及壓力。

BOT
同海外一些大型基礎設施一樣,香港三條隧道全都採用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形式作為項目融資。即是私人公司負責投資、建造、經營和維修,在特許權合同中規定之時限過後將項目交回政府。例如1972年通車之紅隧便於1999年8月交回。


 70年代建造中的紅隧香港入口

由於基礎設施項目的複雜性及希望私人公司能收回其一切投資,例如允許投標人達成令人滿意的內部回報率。特許權期限通用也很長。例如東隧的特許權期限便長達三十年直至2016年8月。特許權合約內也會列明加價的基制。當然太辛辣的加價條件會令投資者却步,但現時西隧的加價條件不用問也知道是太寬宏大量了。西隧私家車法定可收費用現為$120 (比金子所懇求的紅衫魚更多!!),現在只收$50...算是平了....

基於地理限制紅隧已經不能擴建。當初東、西隧建造之主要目的也是為飽和之紅隧分流及協助香港東西區之發展。建設西隧之原意當然並非為能負擔高昂費用的駕駛者所建之私人隧道。


回應加價論

對覺得以加價為解決香港現時的隧道問題之唯一方法的人,我想同你講世上所有嘢都係相關連的 (Inter-related),甚致 interwined and convoluted。 勁加私家車隧道費,令私家車駕駛者放棄自駕,投向寡頭壟斷 (Oligopoly) 的公共運輸,你們不是 naïve 到信任坐擁公共交通公司的四叔和彤叔之後唔會加車、船費用加到你傻? 全人類咪又受苦囉。
相信在 Harvard Kenndy School of Government 混過的Sir曾也會明白政府不同私人機構, 政府不是一頭 profit driven 的 monster。政府其一主要作用為公平分配社會資源。所以每次穿過空空如也的西隧,雖然暢快,但想到紅色大財團有權力收我$120時便有點火了。
三隧不能分流善用是交通施政及資源浪費問題,與有冇錢何干? 我認悉的『有錢人』通常都在非繁忙時間穿梭山頂、中環、南區及機場。只是大部份普通市民要誇區過海趕上下班而已。你有錢所以你抵死的思巧方法要深思反省。難道要加到紅隧冇車,所有經濟活動停止?


聯想起IQ經濟論

被受爭議的英國教授 Richard Lynn 在其2002年著作 <IQ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中指出一個國家國民之平均IQ值是同經濟增長(GDP)掛勾的 (positive correlation).



跟據連氏之著作,香港人平均IQ達107,位列世界第一。跟著為南韓(金子之鄉?)的106;日本的105:台灣的104及新加坡的103。香港理應不乏人材比政府運用。但只見到97後政府一次一次地被大財團技術性擊倒,口吐白沬,每年之施政報告也缺乏前膽及創新性, 過往的政績也令人大失所望,有時甚致令人啼笑皆非。假設連教授的理論正確, 難道所有香港的聰明人也在野? 政府其實都不乏十多廿皮之職位去吸引人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值得深思。

評骷髏會會評 - 紅隧加價三大好處

骷髏會評 - 紅隧加價三大好處 (2010/8/19)

傑克兄,

拜讀了你於八月十九日撰文之骷髏會會評, 提議將紅隧加到$60, 整個人也掉到地上了.
雖然如果三隧統一由政府管理,就可以利用收費平貴或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等模式導引車流, 達到疏導交通的目的. 不過長遠而言, 政府並不會比任何私營企業更有效地管理三隧. 看看以前的九鐵和其他一眾高官俱樂部便可了解一二. 加上中信泰富(stock code 267)在 2008-2009 年因澳元 Accumulator 中損失達155億港元中開始復元, 中信泰富會否輕易地以"合理"價售回政府?
對於假設三隧統一, 提高紅隧收費將紅隧使用量分流到東西隧的三個好處跟據貴會評如下:
骷髏會 "1. 大大降低所有隧道的使用量,令三隧長期保持暢順,塞車問題迎刃而解"
首先,不明白要降低所有隧道的使用量的目的. 其實只要三隧用相同收費($20), 東西隧車流不足及集中使用紅隧之問題便會立即改善. 因為住西九龍之駕駛人士, 例如九龍站,美孚和四小龍, 一定會用西隧去港島中區. 家住太古城,將軍澳,馬鞍山的, 大都自然用東隧.

骷髏會 "2. 補貼給公共交通工具,令巴士、小巴及的士等沒有藉口因隧道加價而調高收費,市民繼續可享用收費合理的公共交通"
 
用你所建議紅隧加收的$40元去補貼私人公司? 點樣有效及公平地去分配? 每間公司雖然沒有因隧道加價而調高收費藉口, 還有上萬個其他藉口. 相反地,只要三隧相同收費($20), 政府,市民,一眾壓力團體便可理直氣壯地去叫使用東西隧的公共交通工具減價. 交通費減了, 乘客相應增加. 公共交通公司收入增加. Win Win.
骷髏會 "3. 駕車人士成本大增下,部份會選擇放棄駕車,轉用公共交通,減少車輛在路面行駛,減少廢氣,有利環保。"
假設每天來回紅隧一次, 每月三十次, 隧道費會由每月$1,200 加到 $3,600.  增加了$2,400 共 200%. 私家車駕車人士會否因此放棄駕車? 貨車會否改用水路送貨? $2,400對有能力駕車的人來說絕非龎大金額. 要改變生活行為(make change),一定要有崩裂式的推動因由.  我相信$2,400並不是其中一種.
根據運輸署數據,現時全港3條過海隧道的每日平均車流共約23萬架次,其中西隧佔5.2萬架次(設計流量12萬架次),東隧佔6.5萬架次(設計流量8萬架次),而紅隧則有逾12萬架次(設計流量8萬架次),反映每日大約有一半車輛使用早已飽和的紅隧過海。 東隧和西隧之專營權分別在2016年及2023年結束。相信在2016年東隧收回後, 政府可利用價格分流紅隧大約1.5-2萬架次到東隧(用盡其設計流量), [理倫上]輕減紅隧之流量至10萬架次.

同時也提議現在的紅隧和2016年後之東隧, 在半夜時段作特價, 甚致免費去和中信泰富所控制之隧道作正面爭. 反正由中方資金支持的中信也不會比好處香港用家.  另一建議是在正常煩忙時段坐滿人之私家車經紅隧可獲環保拆扣.推動香港 Carpool 風氣.
紅隧早已回本及年年有餘, 假如三隧統一後, 如骷髏會所言將紅隧加到$60只會激發民憤. 甚致演變成1967年新浦崗塑膠花工潮相同之街頭抗争也不出奇. 中長期而言也會由政府帶動通漲, 相信相關之政治官員也要一一下台. 因此貴會之紅隧加價建議是否過於簡化純樸呢?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五十步

"中國駐菲大使劉建超表示菲律賓將與中國通力合作,妥善處理香港康泰旅行社旅遊巴挾持人質事件,使中菲關係繼續向前發展...阿基諾總統指示對事件進行全面徹底公正調查,表現出堅定的決心,中菲雙方合作,有關調查工作穩步推進。"
 
兩個貪污問題極其嚴重的國家: 一個連公開公平審訊機會也沒有的工廠國家; 一個沉淪到連自己國民也選擇離鄉別井的島國.  兩個小丑, 兩段廢話. 一個悲劇.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八字論股: 推測股市方法篇之一


部份用風水命理去推測股市的方法有兩大類:


第一種是以大股東之八字的喜忌運程去推測一隻股票之去向, 例如大股東將行財運或進入一個較好的流年和流月, 便推測該股將入佳景. 常用的例子便是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及其長江實業 (001), 李先生是在每年農曆三,六,九,十二月比較好運的. 剛過去的七月十二日至八月九日正是本年的農曆六月, 正好和黃也宣報大幅減少虧損虧和有機會在不久的將來3G業務轉盈的好消息. 是巧合?

其實李生的"巨大"財運 (甲子) 始於1972年四十五歲之年, 當年長江上市李生成為巨富. 自1991後, 李生並沒有行過財的十年大運(只有較短的小流年財運). 可能大家會問為何李生1991年後仍為香港首富? 其實行財運在八字命理中代表有很多很多的財湧向你, 這不正是上市時大小户參加長冮的IPO時把錢放入李生的口袋嗎? 李生從1972-1981行財運的生財故事相信大家也耳熟能唱吧, 我也了不作重覆了. 有云一命二運三風水, 李生當然有一個富人的八字, 財氣通門户, 命帶未辰兩大財厙, 大運在1957及1987還遇上了其餘的財庫! 所以當李生不行財運時, 仍可運用早前積累之巨富再生財(其實李生不行財運時也行很好的大運). 命理中好的大運將人的財富權力名譽地位大幅提升(運也有不同種類的, 不一定同時擁有上述所有的). 好的命代表出身好, 一生有好的際遇. 好命遇上好大運的人如李生, 能登上人生高峰, 好命但冇運行的人如查理斯王子, 出身(命)極好但一生難有千秋萬世的建樹 (但也不錯吧!). 不好命但好運的人要看運的長短, 君不見一些紅極一時之明星, 在運過後一去不返.

相信大家現在正想, 李生將來的運程又如何呢? 李生在2010年正為83歲, 明年2011為84歲犯太歲之年容易有大變動, 也正值轉運年, 必然多麻煩事, 不過因為正行好運中, 加上李生好像經常驗身, 相信並冇大問題. 聽聞李生打算重建深水灣大屋, 搬屋也是大變動之一種, 也對長江股價沒有大的負面影響. 但李生的Fans要注意!! 李超人將於2012年年中進入另一個十年財運 (戊辰)! 這個財運在命理上比1972年那個更龐大. 不過, 不知道李生在2012年中後仍否掌管長江, 和會否把手上所持有超過四成的長江股票注入他的慈善基金呢? 因為如果李生和長江沒有了直接的聯系, 李生的十年財運並不會反映到長江的股價上 (因為現在李生的財富與一號仔息息相關). 再者, 長江的啤打系數 (Beta) 達0.95从上, 對恒生指數的影響也不言而喻.

細看李生的八字, 大致上對內對外的性格很一致, 可以說在電視報紙上大家所看到的是他真性格(有人對內對外性格是完全不同的). 有一個兒子愛財也好管數, 另一位欲愛古零精怪的東西, 不愛正統的約束. 八字很奇妙啊!

言歸正傳, 用這個方法的優點是當知道大股東的八字命理分析便可以推測所掌控的個別股票走向, 缺點是現今很多股票並冇單一大股東, 最大的股東可能只控股3-5%. 如果大股東是退休基金, 難道要算盡千萬個基金會員的八字? 所以引伸另一方法... [待續]


李先生八字如下, 日元己土, 請指教:

丙己己戊
子巳末辰

大運, 五歲起運, 現行丁卯:

戊丁丙乙甲癸壬幸庚
辰卯寅丑子亥成酉申


[作者註:本文章並非投資建議;作者不負責任何由此文章所引起之一切損失及責任.]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九龍區新地王誕生!

九龍區新地王誕生!


2010年8月31日, 九龍塘義德道1號住宅地在荃灣大會堂開賣後22分鐘以12.85億元成交,呎價16,587元,打破九龍呎價紀錄。遠超市場預期之成交價 9.3億至11億元 (相當於樓面地價每方呎11,876至14,199元)。

該地皮面積約為2.58萬平方呎,地積比率約3倍,可建樓面面積約7.75萬方呎。投得地皮的嘉里建設執行董事何述勤表示, 他們將投資17至18億元發展項目,只會興建約數十個單位。

嘉里建設(00683.HK) 收市股價跌百分之一點三九,報$39.05,跌0.55元。

後市指標

以發展商發水三至四成的"習慣", 義德道1號可建面積將能幻變為10.08萬方呎以上, 呎價也稀釋為$12,754元。以嘉里投資金額計算, 建築成本約為$1,700-$2,000一呎 。加上資金利息及推廣等其他成本, 總呎價成本為$3,000左右 。假設發展商買地投資回報為25% (註: 一個很保守的假設), 日後平均出售呎價便要多於 $19,692 元一呎 。可見發展局期望三年後九龍塘(非獨立屋)新樓呎價將於二萬元以上。

現時地王附近之樓價:

尚御 (四月左右售價)   $14,000 - $16,000

嘉皇壹 (中低層)           $11,000

畢架山峰                        $17,000


其實此地旁有兩塊地皮也於勾地表中, 如統一發展可令發展商更易於剪裁 。也有機會令嘉里增加利潤。

收到老董的回信

西瓜兄,


因為真的很久也沒有被大眾問候了, 秘書通知我你深切關懷的信件, 心裹萬二分欣喜,特此回信致謝. 我的腳真的沒有大問題, 只是當日"是但"找個下台藉口把. 真的.


多謝你為我在當政時住屋政策的平反.我工作如Sir曾一樣不是為了即時的掌聲. 看數馬廊, 雖然一件高科技之物也沒有出過, 致少也有誇國Hi-tech大公司如M記等租來做Sales Offices. 如果當年唔係亂找過藉口比誠誠去發展, 現在也會像西九一樣荒地一塊.問問現在發到上天的一期買家,不知還會不會再說我利益輸送呢?


其實信政府不如信自己. 現在的政府已經從廿多年前新加坡日日講要追趕過, 變成我們的高官要反過來到新加坡考察學習. 我們現在只可和鄰近較遲開放發展的地區比較了. 不談85,000了. 看看早年信我的中醫藥港遠境,個個走去學幾年中醫的茂利. 其實他們全都誤會了我. 看國內有connection的唐唐, 雖然美國讀書但把360讀成 Sham Look Ling, 便把自家港種零芝售與國內怕做假的有錢同胞, 發了小財. 我不是叫你們去讀書呀聰明人! 聽聞英文一向不好的議員"試我奶",在特辦時收十皮野也只做影印等工作. 重有Sir曾旁的大內,又送他到TV前比律師黨亞姐大把大把摑, 最震驚的是坐過牢的政壇劉華和公聯堂亞頭重話Sir曾大勝. 相信全港亦只有此二人有如此獨特看法. 指馬為鹿的保皇功力上升到連自己也騙到了. 看到這些, 還會相信政府有能力調控樓市? 會幫你上車?


財爺新措施只為短時期減少買賣, 減少其政治壓力, 高地價政策照舊. 君不見紅磡及亞皆老街已經做了第二及四位地王? 現在的政策只能拖慢大家買樓, 中短期內看不到樓價下跌的非人為因素. 銀行同業拆息又低, 美國又行QE2, 美港息口一二年都會低, 股神和Soros也看淡美國, 短期樓又冇supply, 各國又狂印銀紙, 物價一定上升, 投資移民又狂湧來, 香港是亞洲的倫敦. 一切法制也比鄰近國冢公平 .法官沒有貧汚. 政府人員不會助土豪收地起樓. 也買不到三六奶粉. 六百五十萬可以買全家港人身份...超抵! 又唔駛攪真經濟開公司請本地人, 買層樓丟空養老鼠也可以移民. 現在最貴居屋也售三百萬啦! 六百五十萬太超值了.


要樓價大幅下降, 除非禁買第二套房或SARS重臨啦, 不過萬一這樣, 我提意你還是移民外國吧! 我不便對你透露巳欽點了的下届特首. 但我相信他有能力令一眾市民再有入市位... 唔... 唔知點解D邪邪地的感覺呢?


炎夏已過, 西瓜不再當做, 還是轉吃梨潤吓吧, 但記得食前洗手洗手洗手洗手洗手洗手洗手.....洗手洗手洗手(回音)


董發發
<Source: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頁>


[註:本文章全屬虛構,如果雷同,實屬不幸,也深表同情.]

My home pages:http://goodwatermelon.blogspot.com/ http://www.c852.com/home/460  http://www.881903.com/blog/front/blogindex.aspx?blogid=11044
Copyrighted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